拟人论*在最广义上指任何对非人类的物件用人类特质归因,而无所谓这种归因或对或错。比如,对外星人、或者对功能相当的赛博格用「信念」来归因,都可以称作拟人论。狭义上拟人论则特指「坏的拟人论」,也就是说对非人类物件用人类特质的「错误」归因。
这个文章声称一个油滴拥有智能,因为它成功穿过了迷宫。但这种用智能的归因是不对的,因为油滴服从的只有简单的物理定律,也就是从根据 pH 浓度差移动到迷宫另一端的酸性环境中。这个行动不需要任何认知主义下的心智,也不涉及任何计算。
坊间会说树能「感知」风暴即将到来,因为它们会将树叶卷起来。实际上这是因为,雨来临时枝干会因为湿度提高而变软,从而风足够可以吹起叶子。
植物认知(plant cognition)目前也是认知科学一个领域。Bekoff, M. 的文章**,寄生植物 Cascuta 的视频.
* = Anthropomorphism. Anthropo- = 人,morph- = 形态,故为「拟人论」。
** Ryan, et al. The midn of plants: Narratives of vegetal inteeligence (2021).
在所谈对象确实具备相似认知技能的时候拟人论并不坏。
宽吻海豚可以部署帮助学习的规则,比如「identity-matching」「lose-shift」。它们会使用工具,进行目的论推理,例如在觅食中用喙上的海绵保护自己。它们还表现出社会学习能力,80%的海豚母亲会将使用海绵的策略传递给幼崽。*
黑猩猩同样可以部署帮助学习的规则,比如以目的论方式使用工具。它们可以用一对石头分别当作锤子和铁砧来砸碎坚果,用树叶帮助饮水,用棍子钓蚂蚁。黑猩猩 Ai 可以用一个触屏电脑识别和区分颜色,个体,数字。***年轻黑猩猩也通过观察成年大猩猩进行社会学习。
但当认知能力有显著区别时,拟人论就展现出坏的一面。回忆我们提到过动物语言的语法上的局限的证据,所以它们的语言并不跟我们是一回事。
Kohler 氏的著名实验中,黑猩猩叠起箱子并用一个杠子去拿够不到地方的香蕉。但是 Kohler 氏自己疑心于解决问题的不同点上,他说
The total impressions of all observations made repeatedly on the animal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practically no statics to be noted in the chimpanzee. Almost everything arising from ‘questions of statics’ during building operations, he solves not with insight but by trying around blindly.****
所有对动物们的重复观察的总体印象导向一个结论,在黑猩猩中没有实践上值得观察的静力学问题。在进行实操中静力学问题里出现的几乎所有事情,它都是用盲目尝试而非洞见解决的。(自译)
Kohler 氏手下最好的黑猩猩 Sultan 不知道如何处理堆叠第二个箱子:
Presently [Sultan] took notice of the second box and fetched it, but instead of placing it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as might seem obvious, began to gesticulate with it in a strange manner; he put it beside the first, then in the air diagonally above, and so forth.*****
现在【Sultan】意识到并且拿回了第二个箱子,但是不是按大概显然想法那样将之放置在第一个箱子上面,而是开始用奇怪的方式动手脚。把第二个箱子放在第一个的旁边,然后放在斜上方的空气中,如此往复。(自译)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 Chica 和 Grande 身上,它们尝试的怪异举动是把第二个箱子靠着墙放在空中。******这可能是堆叠两箱问题需要一些坊间物理学和静力学的特殊概念,比如静止物体应该如何放置才能遵循力的规律并放置重物,而黑猩猩们缺少这些。另一方面,Kohler 氏在香蕉下放置石块和锡罐,Sultan 也从未试图移开杂物而取得香蕉。
Kohler 氏于是下结论道,黑猩猩们的认知能力的极限就是如此。
* Herman, L., Arbeit, W. Stimulus control and auditory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sets in the bottlenose dolphin. J.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9 (1973).
** Sargent, B., Mann, J. Developmental Evidence for Foraging Traditions in Wild Bottlenose Dolphin. Animal Behavior 78 (2009): 715-21.
*** Matsuzawa. Chimpanzee Ai and her son Ayumu: an episode of education by master-apprenticeship. In: Bekoff, et al. The Cognitive Animal (2002).
**** Kohler. The Mentality of Apes (1927), p.149.
***** Ibid, p.156.
****** Ibid, p.157.
人类幼崽在发育早期就有倾向使用坏的拟人论,或者公平地说,拟人修辞。
风在生气。花很高兴。
这个现象可能可以被以下观察分析,即行动者的社会意图,相较于世界的详细因果知识,在解释和接受上更占主导地位。Epley-Waytz-Cacioppo 三氏*的心理学理论更加详细地解释了关于行动者的知识、解释行动者的动机、社会接触的欲望三者如何共同促成这一心理倾向。
* Epley, Waytz, Cacioppo. On Seeing Human: A Three-Factor Theory of Anthropomorphism. Psy. Review, 114 (2007).
回过头来,我们确实有根据可以认为非人类动物中就是不存在信念,从而讨论动物信念无非一种坏的拟人论。在 SEP: Animal Cognition 中,Andrews 和 Monso 两氏*引用了哲学家 Stich, S. 的如下论证:
- 为了拥有「信念」,必须先有「概念」。
- 为了拥有「概念」,必须知道概念与概念间的整体联系。
- 非人类动物中就是没有这种程度的整体知识。
- 所以,非人类动物中不存在信念。
熟悉形而上学的读者会意识到这无非就是整体论**的知识论。考虑黑猩猩或者海豚,它们拥有出现于「水是液体」「水可以喝」中的<水>的概念吗?人类语言的概念<水>,在语义网络中连接到许多动物明显缺乏的概念,如<可饮用><主要由H2O分子构成><具有多种物态><液体><固体时成为冰><会蒸发><无生命>等。所以无论如何阐释<水>在非人类中的信念,这些信念都势必不同于我们的概念。
一些人接受这个推理但不赞同结论的表述,认为这只是说明非人类动物中不存在「类似于人的信念」。
- 但是非人类信念如果不能被人类概念网络所捕捉,那这些信念的成分是什么,又是如何被规定的?
有人指,人类幼崽同样没有整体知识,但显然迟早有对水的信念。
- 然而人类幼崽可以通过共同学习***逐渐形成概念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只有化学式确实没法建立
还有人认为一些实验显示了非人类动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建立概念,比如鸽子可以学会给照片分类。
- 仅靠分类能力不足够说明概念能力。人类幼崽可以根据表面特征区分毛绒玩具和舞萌,不意味着拥有舞萌的概念。
概念外部论者认为,概念并不非得要求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比如这种因果理论:主体拥有概念<水>,来由是对真正的水的体验和经验。
- 但是这种因果理论只是给出了参考,而不是意义或者内部涵义,从而无法说明和其他概念的联系。见笔记#12中的语言的「信息表示」和「抽象意义」的区分。
有人虽然接受整体论论证但是拒绝前提1,拒绝认为概念必须先于信念。Bermudez 氏****持这一立场,认为信念可以由心象(笔记#14)、映射和图像表征构成,而不仅仅是人类的类似于内语言的这种方式。
- 但这是用另一条路径证成了非人类动物的信念就是不同于人类的概念性信念。
* Andrews, Monso. Animal Cognition. SEP, Sec 3.4.
** = holism.
*** = shared learning
**** 见 SEP: Animal Cognitioon.
从语言和真理方面同样可以谈论信念。要具有信念,必须先有真假的认识。但是非人类动物缺少真理和谬误的概念*。考虑到人们不说「我相信现在在下雨,但我也相信这是错的。」这是因为信念承诺了自己的真,也就是说人们接受「现在正在下雨」只有人们接受「『现在下雨』为真」。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认为非人类动物中拥有真假对应的原生概念呢?真假对应需要元认知(即关于信念的信念,在这里「认识到自己的信念为真」=有「自己的信念能够对应的现实」的信念,见笔记#16),而非人类动物很可能不具备元认知(笔记#16)。
另一方面,要有真的概念需要一个公共语言和一个社会语境,在其中不同的说话者得以通过共同标准来纠正彼此的言论真实性。考虑到纠正无非就是关于应该怎么说和想的社会强制规范,动物显然缺乏社会强制规范**。
但也有可能信念并不要求概念或者类似于语言的东西。可能映射、心像,或者其他图像表征就足够了,而动物很可能是有这些的。只是即使非人类动物拥有映射,它们真的有区别于假的映射的真的映射的概念吗?上一段的社会强制规范同样适用于此。不过确实,动物会表现出一些看起来像是意识到真和假映射的行为,比如改变迷宫的方向使得动物之前为迷宫建立的映射不再导向终点和食物。
* Andrews-Manso, 3.4. 又见 Davidson. Rational Animals. Dialectica 36 (1982).
** Davidso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2001).